在路加福音第12章中,耶稣正在教导一大群聚在一起为听祂讲道的民众,地点很可能在耶路撒冷附近。在那里,人群中有一个人对耶稣说:「师傅,请吩咐我的兄弟与我分家罢!」耶稣察觉到这个请求背后的动机,祂没有答应这个请求,而是对他说:「人哪,谁派我做你们的判官,为你们分家呢?」于是,耶稣对群众说:「你们要谨慎,躲避一切贪婪,因为一个人纵然富裕,他的生命并不在于他的资产。」(路加 12:15)紧接着,耶稣就给群众讲了愚蠢的富人的比喻,以警告他们贪婪的危险。
一个富人获得了丰富的收获,但他并不认为这是天主的祝福,也不打算为此感谢天主,反而觉得这是进退两难的困境,因为他想把这丰盛的收获全部据为己有;他说:「我可怎么办呢?因为我已没有地方,收藏我的物产。」他自以为聪明,接着说:「我要这样做:我要拆毁我的仓库,另建更大的,这样就能够收藏我的一切谷物和财产了。」很显然,这人很富有,他已有的仓库都装满了之前的收成,因为他自己说没有更多空间来储存这次的新收成了。这个富人已经储存了足够的东西,但他还想要更多。什么是贪婪?贪婪是对超出所需之物的极度贪求;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人已经拥有足够时,却仍想要更多。
这个富人对自己的计划感到得意,便对自己的灵魂说:「灵魂哪!你存有大量财物,足够多年之用,你休息吧!吃喝宴乐吧!」这时,比喻的转折点来了:天主却对他说:「糊涂人哪!今夜就要收回你的灵魂,你所储备的,将归谁呢?那些只为自己累积财产,而不在天主前致富的人,也是如此。」(路加 12:20-21)这个富人为他的财富做了周全的计划,却没有预见到等待着他的悲剧——他根本活不到可以享用他积累的财富的那一天,哪怕片刻也没有。旧约也提到了这种愚蠢:「人以智慧、学问和才干,劳苦得来的,却要留给那未曾劳苦过的人,作为产业:这也是空虚和大不幸。」(训道篇 2:21)
从愚蠢的富人的比喻中要学到的教训,不是说我们必须计划在死前花光所有财富,而是我们必须注意,不要为自己积蓄那些在天主看来没有价值的财富(参阅 路加 12:21)。在玛窦福音中,耶稣教导说:「你们不要在地上为自己积蓄财宝,因为在地上有虫蛀,有锈蚀,在地上也有贼挖洞偷窃。但该在天上为自己积蓄财宝,因为那里没有虫蛀,没有锈蚀,那里也没有贼挖洞偷窃。」(玛窦 6:19-20)
活在世上时,基督徒理应将灵性和永恒的价值观置于物质财富之上;我们不应投资于那些短暂易逝、可能丢失或被窃的地上财宝,而应该投资于善良、慷慨、慈悲、正义和仁爱等行为,这些不仅有益于我们的灵性生命,更能带来永恒的赏报。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不是在为自己积蓄财宝,因为我打算在去世时把所有财产都留给我的子孙后代。」这个教训的重点不在于我们将财富留给谁,而在于我们是否在积蓄在天主看来有价值的「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