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加福音14章7至11节中,耶稣教导了「关于首席的比喻」。这个比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赴婚宴的宾客,第二部分是关于主人。

在比喻的第一部分中,耶稣教导说,当你被请去赴婚宴时,不要坐在首席;相反,应当退到末座。这样做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为了避免羞愧,以防主人叫你让座,退到不重要的席位;第二,是为了获得同桌客人的敬重,因为主人可能会请你升到更高的位置。耶稣说:「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路加14:11)天主高举那些谦卑的人。这里你可能会问,天主是如何高举谦卑的人呢?天主当然不会亲自出现在你面前,拍拍你的肩膀;通常,天主的高举是透过他人来实现的,例如:当主人来时,可能会对你说:「朋友,请上坐吧!」(路加14:10)这个比喻的第一部分是从「被请者」的角度教导谦卑。如果你是那种不寻求首席的人,是有福的。

在比喻的第二部分中,耶稣教导说,几时你设午宴或晚宴,不要请你的朋友、兄弟、亲戚,及富有的邻人。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通常不都是邀请朋友、亲戚或邻居吗?耶稣给出的理由是:怕他们也要回请你,报答你。但这不好吗?这不正是体面的人都会做的吗?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这是好的、体面的。但从天主的国的角度来看,你可以做得更好。因此,耶稣继续说:「你几时设宴,要请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人。这样,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路加14:13-14)为什么当你所邀请的人无法报答你时,你是有福的?耶稣给出了原因:「但在义人复活的时候,你必能得到赏报。」(路14:14)比喻的第二部分是从「邀请者」的角度教导谦卑。

有些人在请别人吃午宴或晚宴之后,如果对方没有回请他们,他们就会心怀不满。他们会常常疑惑:「为什么某人没有回请我?」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后悔当初请了别人。但我们不应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这些表面的事,而应专注于耶稣对我们的教导——耶稣使设午宴或晚宴的行为成为一个获得祝福的机会。换句话说,不要只做一个邀请朋友、亲戚或邻居的好事;而是要做一件更优秀的事——邀请那些无法回报你的人,例如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这个教导不一定只限于邀请无家可归或贫困的人,也适用于任何故意的或无心的,最后没有机会感谢我们或回请我们人。优秀的行为也不限于设午宴或晚宴;通常,优秀的行为可以是我们为他人所做的任何秘密的帮助或恩惠,即使他们并不知道——例如做好事而不张扬、不寻求他人的关注或认可。那些只为天主行善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你的父在暗中看见,必要报答你。」(参玛窦6:4, 6,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