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音中,耶稣说了三次「你的信德救了你」:(1)治好患了十二年血漏病的女人之后,耶稣说:「女儿,放心吧!你的信德救了你」(玛窦 9:22)。 (2)治好瞎眼的乞丐巴尔提买之后,耶稣说:「去罢!你的信德救了你!」(玛尔谷 10:52)。 (3)治好十个癞病人之后,耶稣对那个撒玛黎雅人说:「起来,去罢!你的信德救了你!」(路加 17:19)。
有些人可能认为,当耶稣对这些人说「你的信德救了你」时,祂的意思是这些人获得了永生的保证。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信德救了你」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你的信德使你康复了。」换句话说,他们的信德是他们恢复健康的途径。
福音中的奇迹治愈,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信德与治愈之间互动关系的一些认识。事实是,耶稣并没有时时刻刻、不加区分地治愈所有的人,祂也没有只治愈那些在被治愈前就对祂有信德的人。例如,在贝特匝达水池边,躺着许多患病的,瞎眼的,瘸腿的,痳痹的人。然而,耶稣却只选择治好一个患病三十八年的人(若望 5:3-5)。此外,福音中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位贝特匝达的瘫痪者在被治愈之前或之后对耶稣有信德。另一个事实是,耶稣在没有人请求的情况下也会治愈病人。贝特匝达的瘫痪者,和若望福音第九章中生来瞎眼的人,都没有要求被治愈,但耶稣仍然治好了他们。这两个例子向我们显示,治愈不完全在于一个人先有信德,而更多在于耶稣的意愿——祂选择治愈谁、何时治愈、在哪里治愈。
若望福音第九章中生来瞎眼的人是一个特例,因为耶稣是在他被治愈之后引导他进入信德。因他的治愈,法利塞人进行了一系列严厉的审问,之后,这个生来瞎眼的人最终宣认他对耶稣的信德;他说:「主,我信」(若望 9:38),并且朝拜了耶稣。
我自己在身体健康问题上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健康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有时疾病可能无法治愈。医治有时候并不是以痊愈的形式出现,而是如何控制疾病。医学指出,我脑中的血栓很可能永远无法溶解,服用抗凝血药物只是为了预防未来再产生新的血栓。医学上将我归类为,未来发生中风 (stroke) 或栓塞 (embolism) 等并发症的高风险族群。尽管如此,我仍然选择以一天一天认真生活的方式来应对这个疾病,顺服天主的旨意,绝不质疑或假设祂可能为我计画了什么。信德与治愈之间的互动关系确实是一个奥秘。很多时候,信德并不保证痊愈,但它保证带来更多的内心平安和更少的焦虑,即使这并不容易做到。
十个癞病人被治好了,但除了撒玛利亚人,没有一个回来向耶稣表达他们的信德。在我担任神父的十六年里,我见证了许多治愈的例子——有些人,在自己或亲人痊愈后,开始认真地实践他们的信仰。另有一些人则只有短暂的虔诚,然后又退回到最低限度地实践信仰。正如福音向我们揭示的,即使是没有信德的人也可以被治愈;但只有有信德的人才能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