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納和葫蘆植物

約納書的簡介:

約納的故事具有重大的神學意義。這是關於一位不聽話的先知,他拒絕了他的神聖使命,被暴風雨淹沒,被一條大魚吞下,以奇妙的方式被救,然後回到了他的出發點。他服從了天主,去了尼尼微。尼尼微人聽了他的厄運信息,並立即悔改。從國王到最低級的臣民,尼尼微人都用麻布和骨灰謙卑自己。因為整個城市都悔改了,所以天主沒有執行祂的懲罰。約納很生氣,因為天主饒恕了尼尼微人。約納出了城,坐在城東,在那裡為自己搭了一個棚。上主天主安排了一株葫蘆,使它長的高過約納,為他的頭遮蔭,消除他的煩惱。但第二天曙光升起時,天主安排了一個蟲子咬死葫蘆,葫蘆便枯萎了。當太陽升起時,天主又安排了炎熱的東風,太陽射在約納頭上,使他無法忍受,遂要求死去,但天主把它變成了教導的時刻。

約納為何首先拒絕前往尼尼微?

約納之所以拒絕去尼尼微,並不是因為他害怕或認為這項任務是沒有希望的。 約納本人給出了他不想去尼尼微的原因;他向天主說:「上主,當我還在故鄉時,我豈不是已想到這事?所以,我預先要逃往塔爾史士去,因為我知道祢是慈悲的,寬仁的天主;是緩於發怒,富於慈愛,憐憫而不願降災禍的天主。」(約納4:2) 約納知道,如果他去了尼尼微,尼尼微人將悔改,天主將使這座城市免於懲罰。 尼尼微人是以色列的敵人,約納不想與拯救城市有任何關係。只要尼尼微存在,它將對以色列構成威脅。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當天主免罰尼尼微人時,約納就很生氣。

如果尼尼微人是祂選民的敵人,天主為何要關心尼尼微人的福利呢?

尼尼微是亞述帝國的首都,在公元前722年左右摧毀了以色列北部王國。有人說天主關心萬民,並召叫所有人悔改。這聽起來不錯,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約納的故事彰顯了天主的神聖旨意。 如果我們要仔細閱讀聖經中的預言書,那麼以色列王國的衰落是由於人民不服從天主,並且拒絕聽從先知們的悔改的呼籲,拒絕擺脫對偶像崇拜的拒絕,不公正和其他所有邪惡的舉止。正如巴比倫人在公元前587年左右對南部猶大王國的破壞中發揮作用一樣,尼尼微人也以某種方式在神聖意誌中起作用。

許多人記得這個故事是「約納和鯨魚」。但我認為最好將故事記為「約納和葫蘆植物」。約納因天主免罰尼尼微而對天主生氣,因此天主使用葫蘆植物去給約納上了一課。約納哀悼失去了葫蘆植物,但他對尼尼微城千上萬的人絲毫不關心。天主向約納說:「你為這葫蘆發怒合理嗎?」他回答說:「我發怒以至於死,是合理的!」上主對約納說:「你為這葫蘆,並沒有勞過力,也沒有使它生長,還憐惜它:它不過是一夜生出,一夜死去的植物;對尼尼微這座大城,其中有十二萬多不能分辨自己左右手的人,且有許多牲畜,我就不該憐惜他們麼?」(約納書4:9-11)約納先知被派去召叫千上萬的尼尼微人悔改,但最後,先知本人需要接受一堂關於仁愛與憐憫的教訓。約納的優先感搞砸了。同樣的方式,有時我們是否以更關注我們擁有的小東西,比數千人的福祉,特別是那些我們視為敵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