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您在生活中是否感覺不到聖神的臨在?或許你內在的性情不歡迎聖神。迎接聖神有三種重要的性情:謙卑、溫順、順服。據說聖神會衝向一顆謙卑的心:「天主拒絕驕傲人,卻賞賜恩寵於謙遜人。」 (雅各伯書 4:6)
有些人認為溫順,就像服從一樣,都是軟弱的表現。但溫順和服從是美德。溫順使人願意被教導或指導,而服從使人遵從權威人士的要求或指示。
溫順需要以謙虛和開放的態度向他人學習,並願意利用他人的知識、智慧和經驗。聖多瑪斯·阿奎納指出,即使最有學問的人也需要溫順,因為每個人都非常需要向他人學習。
當人們發現自己處於絕境時,他們很容易變得溫順。例如,如果一個人在外國城市迷路了,他很容易對那裡的居民表現得溫順,並願意接受他能得到的任何指引。然而,溫順的最大問題是人們時常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絕望;也就是說,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迷路了。一個迷失了方向而又不溫順的人,將會永遠迷失。
阻礙溫順美德的兩個最常見的障礙是懶惰和驕傲。懶惰的人根本不會努力學習和尋求指導。另一方面,驕傲的人時常鄙視那些知道他不知道的事情的人,他也不允許別人把他們的想法「強加」給他。
另一個不太明顯的溫順障礙是擁有所謂的「永遠開放的心態」。擁有「永遠開放的心態」的問題在於,心態會變成資訊簡單進來流通的空間——進來的會出去,什麼都不會被保留下來。卻斯特頓曾經說過:「僅僅擁有開放的心態並不算什麼。打開心智的目的就像打開嘴巴的目的一樣,是為了將它再次關閉在某個堅固的物體上。」 另一方面,當其他人說的話似乎都不夠好時,有一種太顧慮的心態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障礙。就像一個人等待完美的丈夫或妻子,卻永遠遇不到夠好的人。所以,溫順除了要有謙卑的心之外,還要求一個人要現實。
基督徒該溫順誰?基督徒應該溫順聖神的引導,順從基督的教導及天主教會的教導權柄。你和我可能對基督有知識;我們愛祂並感激祂對我們的愛,但是如果沒有聖神的引導和啟發,我們就不可能始終如一地實踐我們的信仰。
在福音書中,聖伯多祿被描繪成一個大膽、熱情、固執、有時還有些魯莽的人。不過,雖然當時伯多祿才剛遇見耶穌,但他卻表現得溫順和順從,聽從耶穌的吩咐,再次撒網 (路加 5:5)。 接下來發生的奇蹟開啟了他不可思議的信仰之旅。根據聖保祿的說法,那些溫順聖神的人會結出聖神的果實: 即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 (迦拉達書 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