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士們的故事有批評者;祂認為它只是一種傳說。這可能是因為瑪竇福音中關於賢士們的故事有幾個相當不可能的部分:(1)賢士們很可能是來自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占星家。為何這些異教占星家要千里迢迢來到猶太國度朝拜剛誕生的猶太君王? (2) 聖經對占星家不支持;依撒意亞先知說:「你也許聽倦了那許多計謀,現在讓那些測天體,觀星辰和每月預告你未來之事的人們前來拯救你罷!然而,瑪竇稱讚這些占星家是第一批朝拜聖嬰耶穌的外邦人。

但賢士們的故事對於各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教訓。我們在聖經中多次看到天主如何倒轉人類的期望。賢士們的故事中是否又出現了這種情況?例如,天主選擇了葉瑟最小、最卑微的兒子,就是牧養他父親羊群的達味,成為以色列的君王(參閱撒慕爾紀上 16 章); 另外,天主也利用謙遜的少女艾斯德爾來拯救從滅亡中在波斯帝國中的猶太人。

關於賢士們的狀況,我認為可以說,他們是被天主召叫去朝拜嬰兒耶穌。這是以他們非常熟悉的方式召叫——透過一顆明亮的星星!賢士們的故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他們響應天主的召叫的方式——他們沒有忽視它,而且孜孜不倦地踏上了漫長而艱難的旅程來實現它。結果是無價的!跟黑落德王短暫受挫後,他們在東方所看到的那顆星,走在他們前面,直至來到嬰孩所在的地方,就停在上面。他们一進門就發現了孩子。他們俯伏朝拜了祂,向祂獻上他們從遠方帶來的珍貴禮物──黃金、乳香和沒藥。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是否會不遺餘力地達到隨心所欲?當我們不喜歡某件事時,我們會小題大作嗎?我們是否會無緣無故地讓事情變得困難,進入抱怨模式並反對我們遇到的一切?如果是這樣,那麼是時候用新的視角來看待生活了。

我想得越多,就越能看出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通常情況下,如果我只是讓事情自然發展,那麼結果會比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規劃要好得多。每次發生這種情況,聖詠127 會在我心中響起:「天主若不建造房屋,建造房屋的人的勞力就枉然;上主若不看顧這城,看守的人守夜也是枉然。你們這些為食物而勞苦的人,你們要早起和晚睡都是徒然,因為祂在祂所愛的人熟睡時,將禮物澆灌在他們身上」(ICEL,聖詠 127:1-2)。

我們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的反應方式可能非常重要——這可能是天主所計畫賜給我們的美好祝福,也可能變成巨大的災難或失望。當我們阻止天主,允許我們的驕傲和控制本性接管時,往往會導致後者。在宗徒大事錄中,斯德望對迫害他的人說:「執拗和心耳未受割損的人啊!你們時常反抗聖神!」(宗徒大事錄 7:51)。正如耶穌親自對掃祿所說:「掃祿,掃祿,你為什麼迫害我?向刺錐踢去,為你是多麼難啊!」(宗徒大事錄 26:14)。如果我們能用這個新的視角來看生活,我們的禱告將永遠是:「主啊,如果這是祢的旨意,就讓它成就吧。我不會妨礙你!」如果我們能用這個新的視角來看生活,我們可以開始過著多麼有福的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