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理解若望福音第 10 章中關於善牧的言論,我們有必要了解牧人所做的四件事:看管、保護、餵養和照顧羊群。
為什麼羊群需要被看管?羊傾向於跟隨領頭羊並聚集在一起以確保安全,但它們也可能會走開並迷路。因此,牧人必須看管並引導羊群,使羊群保持聚集。
為什麼羊群需要被保護?羊很容易成為狼和郊狼等掠食者的獵物。當危險迫近時,牧人會警告羊群並將它們引導到安全的地方。
為什麼羊需要被餵食和飲水?與其他群居動物一樣,羊需要進入綠色牧場;出於上述相同的原因,羊尤其需要被帶到牧場,並根據需要轉移到新的牧場。
為什麼羊群需要被照顧:羊通常比其他牲畜需要更高程度的維護。例如,需要定期剪羊毛以防止過熱和其他問題。
若望福音第 10 章中的善牧言論是耶穌與法利塞人之間衝突的延續,這種衝突源自於耶穌在安息日奇蹟般治癒了胎生的瞎子。法利塞人沒有幫助這個胎生的瞎子,當他被治癒後,他們也不接受他的見證,即是耶穌治癒了他。耶穌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隨我。」(若望 10:27) 法利塞人聽見耶穌的聲音,卻不信祂。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還是不信,因為你們不是屬於我的羊。」(若望 10:26) 另一方面,瞎子聽到了耶穌的聲音;他相信了耶穌並且跟隨祂。
在善牧的言論中,耶穌將法利塞人比喻為對羊毫不關心的僱工(參閱若望 10:13)。法利塞人是僱工,而耶穌則以主人的忠誠照顧羊群。從瞎子所受到的待遇中很明顯地看出。耶穌以憐憫對待瞎子,而法利塞人卻輕視瞎子,並把他趕出會堂。 當耶穌顯示祂不僅是好的牧人之一,而且是唯一的善牧時,善牧的言論上升到了另一個層次。耶穌說:「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我並且為羊捨掉我的性命。」(若望 10:14-15) 無論牧羊人多麼優秀的,他無法像基督一樣地為赦免罪惡而獻上犧牲。但耶穌,唯一的善牧,作為天主子,為我們的罪而死,做到了這一點。用耶穌的話來說,這種終極犧牲的原因是為了讓羊群永遠不會喪亡並獲得永生。(參閱若望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