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兒子

兩個兒子

「二子的比喻」有不同的翻譯。主要聖經翻譯使用傳統A;在那些聖經裏,第一個兒子對父親說:「我不願意」,但是他最後還是去了。第二個兒子對父親說:「我去」,但他卻沒有去。因此,那位行了父親的旨意是第一個兒子。傳統B顛倒了兒子們的順序。在那裏,第一個兒子同意去,但沒有去,以及第二個兒子說他不去,但最終他去了。那位行了父親的旨意是第二個兒子。我們的英文聖經資源使用傳統A,而我們的中文聖經資源使用傳統B。因此,本演示文稿中的英文文本不是中文文本的直接翻譯,反之亦然。

耶穌把「二子的比喻」告訴司祭長和長老。當父親告訴第一個兒子去葡萄園裏工作時,那兒子回答「我去」,但他沒有順從父親的要求去做。父親同樣的令第二個兒子,那兒子回答「我不願意」,但是後來,他悔悟了並按照父親的要求去做。

第二個兒子代表了稅吏和罪人–他們是最初不願意遵行天主旨意的人,但後來因洗者若翰和基督的傳道而悔改。結果,他們改變了生活,而去做天主想要的 – 他們過著正義的生活。另一方面,第一個兒子代表了司祭長和長老 – 這些宗教領袖只是把他們的話語獻給天主,但他們隨後的舉動卻暴露了他們的空洞言論。他們沒有按照天主的旨意去做 – 他們沒有為自己的驕傲,虛偽和不信悔改。

當耶穌問司祭長和長老,哪個兒子遵行了父親的旨意時,他們都回答說「第二個!」 確實,就是那第二個兒子,通過實際去葡萄園工作來履行父親的旨意。即使第一個兒子對父親說「是」,他並沒有履行父親的旨意,僅僅是因為他沒有去做父親所要求的。如果我們更深入地研究這個比喻,我們會發現悔改是這個比喻的核心。第二個兒子雖然一開始說「我不願意」,但他後來卻悔改並去葡萄園工作來履行父親的旨意。同樣地,天父的旨意是每位對祂說「不」的罪人,後來都會悔改,並正義生活。

厄則克耳先知書第18章討論到這句諺語:「祖先吃了酸葡萄,而子孫的牙酸倒。」 人們認為對罪的懲罰是從一代轉移到了下一代,但是這一章強調「誰犯罪,誰喪亡!」 (厄則克耳先知書18:4)人對自己所犯的罪負有個人責任。因此,本章鼓勵個人悔改:「若惡人遠離他所行的惡事,而遵行法律和正義,必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因為他攷慮之後,離棄了所行的一切惡事,他必生存,不至喪亡。」 (厄則克耳先知書18:27-28)那些以前過著邪惡生活,但悔過了自己的罪孽的人,無論多晚,都有永生的希望。一個好例子是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時,祂對那一位懺悔的凶犯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裡。」 (路加福音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