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日是獻主節。這個特殊的節日是羅馬天主教會在第六世紀時首先開始慶祝的。起先叫做「聖母行潔淨禮日」,有祝福及莊嚴的臘燭遊行,因此人們也把它叫做「聖燭節」。
在聖經中,根據梅瑟律法,生下男孩的女人七天後是被視為不潔的;此外,她還要守度三十三天的潔血期。因此,總共過了40天之後,「她應在會幕門口交給司祭一隻一歲的羔羊,獻作全燔祭;一隻雛鴿或一隻斑鳩,獻作贖罪祭。」(肋未紀 12:1-6)
聖燭節也是為了慶祝聖嬰耶穌在耶路撒冷聖殿的獻祭;在瑪利亞行潔淨時,她和若瑟帶著嬰兒耶穌上耶路撒冷去獻給主,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記:「凡開胎首生的男性,應祝聖於上主。」(路 2:22;參閱肋未紀 12:2,出谷紀 13:2,12)
當他們在聖殿時,他們遇見了西默盎,他曾蒙聖神啟示:自己在未看見上主的受傅者以前,決見不到死亡。(參閱路加 2:26)。西默盎把嬰兒耶穌抱在懷裡,讚美天主說:「主啊!現在可照你的話,放你的僕人平安去了!因為我親眼看見了你的救援,即你在萬民之前早準備好的:為作啟示異邦的光明,你百姓以色列的榮耀。」(路加 2:29-32)
透過西默盎,耶穌首次被揭示為「世界之光」。因此,祝福蠟燭是聖燭節慶祝活動的中心,因為這些蠟燭的光代表基督之光,祂是「世界之光」。
祝福過的蠟燭將被信徒帶回家用於虔誠的目的;例如,這些蠟燭要放在家庭祭壇上,在家庭祈禱時點燃,等等。傳統上,家人會保留這些蠟燭,以便在暴風雨和困難時期點燃,特別是放在垂死家庭成員的床邊,以提醒他們基督之光,並祈求聖母瑪利亞的代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