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的根源和目的

四旬期的根源和目的

四旬期是整個教會對我們主耶穌基督的苦難、死亡和復活,一個反省的時期;同時,為未領洗的慕道者,它是一個準備自己接受洗禮的時期;而對於已領洗的教友來說,它則是一個更新個人靈修的時期。

在第 三 到 第四世紀的教會中,準備領洗要持續好多年。在那段準備的期間,未領洗的人要接受信仰的教導;也被鼓勵不再繼續他們的異教習俗,並被教導過一個新的生活方式。正是在這最後階段,也就是後來被稱為的「四旬期」裏,他們都禁食和做出補贖,參與了神聖的儀式,並在復活節前夕領洗。

在頭上撒上灰土的傳統,是源自於希伯來人的一種古老的懺悔習俗。 在 第 三 至第四世紀期間,灰土是撒在在暫時被逐出教會團體的悔罪者的頭上。這些人犯了醜聞,例如叛教、異端、謀殺和通姦。在 第七世紀,灰土是在「聖灰禮儀星期三」,撒在悔罪者的頭上。在頭上撒灰之後,悔罪者都穿上了麻衣,並在四十天的四旬期期間,這些悔罪者戒絕肉食、飲酒、沐浴、理髮、性和商業交易。

禁食和禁欲是兩個不同的操練。禁食與吃喝多少有關,而禁欲與自己所拒絕的飲食有關。然而,這兩種操練都鼓勵克己、淨化良心,以及加強個人的祈禱生活。四旬期的另一操練是施捨,但其目的是將一個人在禁食、禁欲和克己中所省下來的給與有需要的人,而不是從一個人的剩餘中給與。

「拜苦路」是四旬期間一個很普及的敬禮。拜苦路讓信徒專注於基督的苦難和死亡。十字軍東征期間,朝聖者盛行前往聖地,跟隨耶穌的腳踪到加爾瓦略山(髑髏地)。回教徒占領聖地後,這些朝聖活動停止了。「拜苦路」代替了朝聖,成為歐洲一個普遍的戶外敬禮。後來,拜苦路被允許在教堂內舉行。18 世紀時,確定了 「十四 處」的苦路。

幾個世紀以來,四旬期的習俗和敬禮可能有所改變,但其目的和意義仍是一樣的。耶穌與罪惡的相遇交鋒,包括祂的被背叛、被捕、苦難和死在十字架上,證明了生命中有苦難的事實。從耶穌那裡,我們學會去接受我們必須接受的,並改變我們能改變的。但基督的復活和升天,以及聖神的降臨,證明了天主戰勝了邪惡和永死。有此真理,為能獲得未來永遠的榮光,基督徒就能擁抱生活中的挫折和苦難;他們也能因此過得更幸福更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