莠子與麥子
經文 (瑪竇福音 13:24-30, 36-43)
耶穌給他們另設了一個比喻說:「天國好像一個人,在自己田裡撒了好種子;但在人睡覺的時候,他的仇人來,在麥子中間撒上莠子,就走了。苗長起來,抽出穗的時候,莠子也顯出來了。家主的僕人,就前來對他說:主人!你不是在你田地裡撒了好種子嗎?那麼從那裡來了莠子?家主對他們說:這是仇人做的。僕人對他說:那麼,你願我們去把莠子收集起來嗎?他卻說:不,免得你們收集莠子,連麥子也拔了出來。讓兩樣一起長到收割的時候好了;在收割時,我要對收割的人說:你們先收集莠子,把莠子捆成捆,好燃燒,把麥子卻收入我的倉裡。」
那時,耶穌離開了群眾,來到家裡,他的門徒就前來對他說:「請把田間莠子的比喻給我們講解一下!」他就回答說:「那撒好種子的,就是人子;田就是世界;好種子,即是天國的子民,莠子即是邪惡的子民;那撒莠子的仇人,即是魔鬼;收穫時期,即是今世的終結;收割者即是天使。就如將莠子收集起來,用火焚燒;在今世終結時也將是如此:人子要差遣他的天使,由他的國內,將一切使人跌倒的事,及作惡的人收集起來,扔到火窯裡;在那裡要有哀號和切齒。那時,義人要在他們父的國里,發光如同太陽。有耳的,聽罷!」
評論
莠子的比喻(瑪竇福音 13:24-30, 36-43)可以被視為世界上正在進行的屬靈爭戰的隱喻。田是代表世界,撒好種子的人是代表人子,撒莠子的仇人是代表魔鬼。好種子是代表天國的子女,而莠子是代表惡者的子女。當小麥長出來時,莠子也出現了,並與小麥一起生長。
比喻中所指的稗子是一種雜草。稗子跟麥子一起生長;在生長的早期,稗子非常類似小麥。
精神戰爭通常被認為是驅魔和天使與惡魔的戰鬥。然而,精神戰爭在日常生活中發生,即每個人與誘惑和罪惡的鬥爭。回顧這個比喻,雜草會奪走植物的水分和養分,從而抑制植物的生長。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們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損害。用比喻地講,惡者的子女,無論是人還是邪靈,都可以抑製或損害天主的子女屬靈的成長;他們可以試探、影響天主的子女,也可以阻礙天主的子女行善事。
在這個比喻中,引起疑問的一件事是,為什麼主人讓莠子與小麥一起生長,直到收穫的時刻。盡快除掉莠子不是最好嗎?當工人問主人是否要拔掉這些莠子時,主人回答說:「不,免得你們收集莠子,連麥子也拔了出來。讓兩樣一起長到收割的時候好了;在收割時,我要對收割的人說:你們先收集莠子,把莠子捆成捆,好燃燒,把麥子卻收入我的倉裡。」(瑪竇 13:29-30)
儘管我們都知道稗子不能變成麥子,但從更大的背景來看,比喻中的莠子也可以代表尚未悔改的罪人。正如比喻中的主人願意等到收割的時候才把稗子和麥子分開一樣,天主也給了罪人悔改的時間。
理解這個比喻的關鍵在於確定誰是「天主的子女」,誰是「惡者的子女」。若望一書給出了答案:「天主的子女和魔鬼的子女在這事上可以認出:就是凡不行正義的和不愛自己弟兄的,就不是出於天主。愛人的命令原來你們從起初所聽的訓令就是:我們應彼此相愛;不可像那屬於惡者和殺害自己兄弟的加音。加音究竟為什麼殺了他?因為他自己的行為是邪惡的,而他兄弟的行為是正義的。凡惱恨自己弟兄的,便是殺人的;你們也知道:凡殺人的,便沒有永遠的生命存在他內。我們所以認識了愛,因為那一位為我們捨棄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也應當為弟兄們捨棄生命。誰若有今世的財物,看見自己的弟兄有急難,卻對他關閉自己憐憫的心腸,天主的愛怎能存在他內?孩子們,我們愛,不可只用言語,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動和事實。」(若望一書 3:10-12, 15-18)
聖若望告誡早期的基督徒要遠離仇恨,在行動和誠實上彼此相愛。這條信息適用於我們所有的人。我們在世上的時間就是分配給我們悔改的時間。在這個世界上,罪人還沒有被明確地排除在天主的國度之外。然而,最後的審判一定會到;耶穌說:在今世終結時,人子要差遣他的天使,由他的國內,將一切使人跌倒的事,及作惡的人收集起來,扔到火窯裡;在那裡要有哀號和切齒。那時,義人要在他們父的國里,發光如同太陽。有耳的,聽罷! (瑪竇 13:40-43)
反省的問題
- 在比喻中,主人讓麥子和莠子一起長到收割的時候。有人說這代表天主給了罪人足夠的時間悔改。這如何告訴我們關於天主呢?
- 根據若望一書,誰是天主的子女,誰是魔鬼的子女?
- 聖若望勸告早期基督徒要愛,不可只用言語,也不可只用口舌,而是用行動和事實。你能舉例說明今天如何用行動和事實去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