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爾谷福音 (12:41-44) 和路加福音 (21:1-4) 中,我們能看到一個寡婦的故事,她雖然只獻了兩文錢,卻被基督稱讚為比富人投入的大额捐款更多;那是因為富人都拿他們所餘的來投,而窮寡婦則提供了她全部的生活費。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應該,正如一句諺語所說,「付出直到痛為止」? 這句話一直歸功於德蘭修女,因為她在 1971 年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全國祈禱早餐會上的演講中九次使用了它。許多牧師用這句話來激勵人們在經濟上給予,但是如果我們仔細閱讀她的演講, 然而我們會發現她甚至不是在談論錢的事情。
德蘭修女在致辭中表示,真愛的意義在於「付出直到痛為止」,以及願意付出一切,並不方便自己為他人去做好事及不要傷害他們。她舉的一個例子是關於老人家的兒女把他們放在機構。他們擁有一切 —— 美食、舒適的地方住、電視、等等。但他們都一直盯著門口看。沒有一個人的臉上掛著笑容。他們一直希望有兒女來看望他們。我們家中可能有人感到孤獨、病痛或擔心。為了與家人一起,我們是否願意付出直到痛為止?還是我們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
德蘭修女還問道:「我們如何說服女人不要墮胎?和往常一樣,我們必須用愛說服她,以及我們該提醒自己,愛意味著願意「付出直到痛為止」。耶穌甚至捨命來愛我們。因此,考慮墮胎的母親必須得到我們的幫助去愛她未出生的孩子 —— 也就是說,捨去她的計劃或她的時間,使她能尊重她孩子的生命。那個孩子的父親,無論他是誰,也必須同樣地做。」
同樣地,當我們願意付出一切,放棄自己的利益,並不方便自己為別人做點好事,那麼根據德蘭修女的說法,我們就在「付出直到痛為止」,因為我們是在這個過程中放棄別的東西。因此,「付出直到痛為止」這句話並不意味著我們在付出時必須感到痛苦。很多人在「付出直到痛為止」時會感到喜樂。
窮寡婦的故事的重點不是貶低富人的大筆捐款,而是讓我們認識到,來自那些沒有錢的人的小額奉獻也同樣有價值,甚至更有價值。不論金額多少,不論是富人或窮人所奉獻的,一個人為了奉獻而放棄的越多,他的奉獻就越有價值。想像一下,當您需要為自己使用錢時,而將錢捐給慈善機構,或者儘管您需要他人的善意,還是為某人做一些善事。那就是「愛人直到痛為止」的意義。